咨询热线:
13906152559
联系人:蒋先生
邮 箱:yxwldl@163.com
针对我国钢铁行业进展形势,李新创院长着重从制造、消费、进出口及分省市、企业的产量变化等方面进行解析。他表示,2018年我国钢铁行业持续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,压减粗钢生生制造能力力力超过3000万吨,提前两年完成“十三五”期间压减1~1.5亿吨粗钢生生制造能力力力的上限目的,行业运行具有制造消费增长、制品价格回升、经济效益好转、绿色水平提升、智能制造不断宣扬、制品升级加快的特点。基于国内主要用钢行业进展情况,预计我国2018年钢材需要量为8.2亿吨,同比增长12.6%;2019年钢材需要量为8.0亿吨,同比下降2.4%。
李新创院长解析称,我国钢铁产业进展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、五个阶段:第一个时期是数量时期,包括增量进展阶段、减量进展阶段;第二个时期是高品质时期,包括重构进展阶段、低排放进展阶段,两个时期中间有个过渡阶段(绿色进展阶段)。从这个大的进展规律来看,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进展处于数量时期的减量进展阶段、高品质时期的重构进展阶段和中间过渡绿色进展阶段的三期叠加,正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,减量、绿色均取得了积极进展,重构成为关键所在,将决定能否实现由数量阶段向高品质阶段的平稳过渡。
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进展考验与机会并重,未来行业角逐形势不容盲目乐观,但钢铁行业仍将是国家重点管控领域,钢铁优化布局有望迎来重大政策机会,钢铁兼并重构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,这既是国家与地方政策导向,也是行业进展大趋势,更是企业生存与进展的内生动力。李新创院长建议钢铁企业准确把握行业进展方向,客观认识企业自身角逐力,明确进展重点方向,以提升综合角逐力为主线开展计划工作,全面提升企业角逐能力。
在解析我国电炉钢进展情况时,李新创院长指出,长期以来,我国电炉钢占比远低于世界电炉钢比例,且总体呈下降趋势,特别是2011年以来电炉钢比长期处于10%以下。但近年随着国家化解钢铁行业过剩生生制造能力力力工作持续推进,特别是“地条钢”彻底出清,行业进展环境好转,粗钢产量特别是电炉钢产量出现波动增长,废钢资源供应量提高、价格降低,钢铁企业纷纷提高废钢比。2017年我国电炉废钢单耗降低趋势出现扭转,2018年电炉废钢单耗进一步提高。
李新创院长解析称,世界上典型国家(地区)钢铁行业进展规律表明,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,废钢资源逐步积聚,进展电炉炼钢短程序是必然趋势。当前,我国钢铁工业进展已经度过了规模扩张期,随着粗钢产量向峰值区中后期进展,废钢资源进一步丰富,电力条件逐步改善,为电炉进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;并且由于电炉炼钢具有作业程序短、投入省、建设快、节能减少排放效果尤为突出等长处,我国钢铁产业政策和绿色政策导向支撑电炉钢进展。综合上述因素,将促使我国电炉钢比例逐步回升。
目前我国电炉钢进展仍面临开销角逐力不强、制造效能明显低于转炉等考验,展望我国电炉钢进展,李新创院长表示,其将经历三大阶段:探底回升的起步阶段、快速增长阶段、缓慢趋于平衡的阶段。未来,我国电炉钢进展将以注重电炉炉型选择、强化冶炼实现制造科技节能、绿色化进展和智能化进展为方向。李新创院长建议我国在后续进展电炉钢的过程中,进一步加强完善电炉科技支撑体系,加强废钢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,并冷静研判程序结构变化趋势。

